合作咨询热线:

0531-88958163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电话:0531-88958163

地址:菏泽市开发区丹阳办事处黄河东路2999号大成地产5楼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山大南路15号融和大厦四楼

您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大力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夯实安全基础
发布时间:2015-09-02 浏览:[12]次


一、安全社区的起源与发展

()安全社区的概念及内涵

大家都知道,所谓社区,顾名思义,就是社会的微观区域、基本单元,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她小到可以是一个自然村、居委会辖区,大到也可以是一个街道、乡镇甚至市辖区。目前我国城市习惯称之为“社区”的一般是居委会辖区,农村习惯称为“社区”的一般是村民委员会辖区。

而安全社区是指在城乡社区内建立了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和程序,联络社区内所有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事故与各类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工作,持续改进地实现了安全和健康目标的社区。其基本特征是在安全方面实现了资源整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整体提升。具体讲就是联合社区内有关单位建立跨部门合作的机制,整合社区内各类组织的资源,群策群力、群防群治,搞好社区安全工作。她强调的是针对所有类别、所有人员及所有场所,尤其是高危人群、弱势群体和高风险环境的伤害预防,不断的降低事故和其他伤害风险,提高安全程度,需要持续的策划、实施安全促进计划和安全促进项目,以获得持续的安全绩效,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类事故和伤害,形成在安全方面人人参与、人人受益,创造大家共驻社区、共建社区、共享安全(健康)的良好局面。

安全社区并非单以一个社区的安全程度高低作为衡量标准,而是取决于该社区是否有一个有效的组织机构去持久地促进社区居民的安全及健康。也就是将社区内各种不同的组织机构,包括政府部门、各类企业、商业机构、学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社区其他服务团体等紧密联系起来,运用各自的资源和服务,以及组织动员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为区内居民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让社区内所有人员不论是在工作场所,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安全和健康保障,最大限度地降低职业伤害、日常生活中的伤害甚至暴力及自杀等各种意外。

安全社区具有广泛的包容性,涉及到人们生活、工作乃至环境等各个方面,涵盖了交通、工作场所、公共场所、学校及各类人员等诸多领域,有必要的组织机构,有明确的目标和职责,有切合实际的预防项目,有积极的自我评估制度和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完善、自我改进机制。

安全社区倡导“安全预防、综合治理、和谐社会”的理念,秉承“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原则,把事故伤害防范措施落实到基层社区,是事故预防的重要基石。目前,安全社区建设从传统的生产安全观拓展到包括防灾减灾、公共安全、职业健康在内的、全方位的大安全观,参与主体从政府部门拓展到各行业、各领域,从工作场所扩展到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是各类伤害预防的根基。实践证明,开展安全社区建设把公共安全特别是生产安全的责任和任务落实到基层社区,对于应对安全领域新挑战方面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安全社区没有统一的硬性指标要求,因为不同体制、不同基础条件和不同地域社区的情况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是否符合标准,主要看社区是否整合了各类资源、是否形成全员参与机制、是否持续进行了安全促进、是否改变了安全状况,因而其具有广泛和普遍的适用性。

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我国城市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最小单位一般为街道办事处辖区,农村则为乡镇辖区。建设标准主要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布的《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T90012006)以及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发布的《安全社区评定管理办法(试行)》和《全国安全社区现场评定指标(暂行)

()安全社区的由来及起源

“安全社区”的雏形诞生于1975 年。瑞典的Falk ping社区首先意识到意外伤害是公众健康的主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依靠社区各部门及志愿团体的合作。基于这一意识,Falk ping社区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伤害预防计划。计划包括宣传、教育、资讯、监管及环境改善等环节。该计划实施后两年多即见成效。社区内交通意外伤害减少了28%,家居伤害减少了27%,工伤事故减少了28%,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减少了45%。而相邻未实施伤害预防计划的社区,上述伤害现象并未见减少,并且该社区(3200)因伤害入院的人数每1000人减少了0.5人,相邻社区该项伤害每1000 人增加了1.7人。这一显著成效的取得坚定了Falk ping社区继续推行该计划的信心。在1989年,Falk ping社区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评审,成为第一个全球被确认的“安全社区”。

“安全社区” 的概念是在1989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第一届事故与伤害预防大会上正式提出来的,来自50 个国家的500 多名代表在会上一致通过了《安全社区宣言》。宣言指出:任何人都享有健康和安全的权利。这一原则是WHO推进全人类健康及全球预防意外及伤害控制计划的基本原则。二十多年来,推广“安全社区”概念就成为WHO 在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的一项重点工作。此后,安全社区计划在欧洲、亚洲、美洲,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快速发展。最初年,确认为安全社区的平均每年1个,此后,数量逐渐增多,平均每年个左右。其中一部分是在基层社区通过认可后,又扩大建设范围至全区乃至全市后,又再一次通过认可。此外,更多的安全社区正在建设和筹备中,并且已从经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例如泰国、印度尼西亚和孟加拉等国家。截止到目前,全球共有349 个社区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安全社区”称号。这些社区的人口从2000 人到2000000 人不等,主要分布于瑞典、澳大利亚、挪威、加拿大、美国、南非、奥地利、新西兰、韩国、丹麦、捷克、芬兰、爱沙尼亚、越南、智利、伊朗、波兰、德国、英国、泰国、墨西哥和中国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

世界卫生组织为了推广安全社区的理念,专门成立了“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该中心设于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主要负责在全球宣传、推广安全社区计划。该中心制定了WHO“安全社区”标准和分类指标,并负责评估申请成为“安全社区”的申报材料,以及对申请方进行实地考察和验证。

1991 月,世界卫生组织“安全社区促进中心”在瑞典举行了第一届国际安全社区大会,会议主要讨论了社区参与事故控制及意外伤害预防的重要性。每年一届的国际安全社区大会除了研讨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以外,还提供了一个经验交流的平台。与此同时,大会还对通过评审的安全社区举办确认仪式以及其他的安全活动。

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为了加强计划的推广,还在世界各地创建了若干个“安全社区支持中心”,其主要任务是:

(1)协助世界卫生组织宣传、推广安全社区计划;

(2)通过提供技术咨询、知识培训、协助项目策划、提供各类资料等方式,协助社区成为符合WHO 标准的安全社区;

(3)组织本国(区域)范围内的安全社区创建、运行的经验总结,优秀项目的推广和交流;

(4)组织各社区参与国际安全社区和相关安全活动;

(5)负责与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建立联系,推荐条件成熟的社区向其申报。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已经在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孟加拉国、挪威、捷克、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2 个“安全社区支持中心”。这些支持中心通过提供技术咨询、培训等协助社区成为WHO 认可的安全社区。

()我国安全社区建设状况及进展

我国从2002 年开始启动安全社区建设。当年3月,当时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主办了建设安全社区研讨会,邀请了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主席参加研讨会。会后,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主席考察了北京青年公园街道,认为该街道开展的社区消防、交通安全、反家庭暴力、社区卫生等工作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安全社区创建原则,建议青年公园街道办事处按照国际安全社区标准开展工作。当年月,世界卫生组织的安全社区促进项目在青年公园街道正式启动。20046月,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批准,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安全促进中心确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作为中国安全社区支持中心,在中国推广安全社区工作。据此,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COSHA)在北京召开了安全社区建设研讨会。当年7月,河北开滦集团钱家营和荆各庄矿区启动了安全社区计划;此后,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街道、麦子店街道、亚运村街道和山西潞安集团的个矿以及上海浦东花木镇等相继启动了安全社区建设工作,覆盖人口共计340 余万人。

2006 2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了《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T9001-2006)20107月,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颁布了《安全社区评定办法》,在全国进一步推动安全社区建设,确定凡持续开展安全社区建设活动两年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及其他各类事故与伤害连续两年控制在当地政府下达的考核指标内者,均可申请中国安全社区的评定。

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及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的指导推动下,经过各级地方党政和安全社区建设单位的不懈努力,我们积极引入国际安全社区理念和模式并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根据国情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截至目前,全国启动安全社区建设的单位已达2631个,分布在北京、上海、辽宁、四川、江苏、广东等27个省、市、自治区,覆盖人口超过了1.5亿人。已命名575个全国安全社区,复评并已再获得命名的社区79家,建成78个国际安全社区(注:全球共有347家,亚洲共有143)。安全社区建设已由北京、上海、大连、广州等重点城市、东部沿海山东等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延伸,扩大了覆盖面,进入了深入开展、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十余年来,安全社区建设一直遵循民生、民安的原则,对加强安全生产“三基”工作,减少事故损失、构建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最近,有关方面对近两年命名的411个全国安全社区各类事故与伤害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2013年与2011年相比,生产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和社会治安死亡人数分别下降44.0%51.1%66.8%28.3%,受伤人数分别下降41.3%29.8%64.5%29.9%。其中:74.1%的街道、乡镇连续三年没有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27.2%的街、镇连续三年没有发生道路交通死亡事故;93.7%的街、镇连续三年没有发生火灾死亡事故;78.2%的街、镇连续三年没有发生社会治安死亡案件。大量事实证明,加强安全社区建设对降低事故和其他事件,减少人员伤害、促进社区乃至社会和谐稳定,效果明显。与此同时,通过推进安全社区建设,社区安全的软环境和硬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从机制上看,逐步建立了策划、实施、检查、纠正的持续改进机制;从工作上看,一方面持续完善了基础管理工作,一方面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策划与实施了安全促进项目;从方法上看,以适用、科学为原则,加大技术含量,提高了科学干预力度,减少了形式化、表面化、低质化现象;从内容上看,突出强化了“红线”意识和民生至上、民安为本的理念;从效果上看,实现了事故与伤害双下降、意识与素质双提升,社区居民认同感、责任感、参与感、共建感、归属感明显增强。

二、建设安全社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尽管我国在安全社区建设上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我们必须要看到我们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宣传教育不到位。经调研了解发现,由于宣传教育工作滞后,有关安全社区及安全社区建设方面的理念、内容、标准、知识等没有普及,许多人包括一些安全监管部门的同志还不知道安全社区的具体理念、内容、标准、要求是什么?因此就更谈不上知道为什么要建设和怎样进行建设了。二是组织领导不到位。许多地方和单位因为对安全社区的内涵还没有深刻了解、充分理解、自觉接受,对建设安全社区的现实重要意义和长远历史意义认识不清,加之存在畏难情绪,因此建设积极性不高、组织领导不力,没有领导分工、没有办事机构、没有摆上日程。三是建设工作不到位。部分安全社区建设单位对工作理念理解有误区,存在总体要求不高、把握标准不严、工作做的不细、建设急于求成、推进浮在表面等问题,影响了安全社区建设工作质量。四是推进工作不到位。由于认识不高、措施不足、力度不够,全国仍有4()尚未启动此项工作,有近三分之一开展了安全社区建设的省(区、市)进展缓慢,且在建和启动建设的安全社区在全国整个社区中比例太低,许多地方还没有真正行动起来。五是体制机制不到位。很多地方没有建立有力体制和有效机制,没有形成工作合力,仅凭安监部门或某个支持中心“单打独斗”,且又缺乏人才,缺乏规划和统筹,工作差距很大。六是引导支持不到位。在安全社区建设的政策引导、技术支撑和资金支持等方面还不够给力、不够落实,影响了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建设积极性。

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直面正视这些问题,深刻认识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治理的中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管理和服务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要激发基层活力,提升社区能力,形成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努力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加强城乡社区建设”、“编织一张民生安全网”。由此可见,加强社区建设尤其是安全社区建设,意义重大而深远。

()开展安全社区建设是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守生命红线的总要求,国务院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的总目标。而坚守生命红线、促进根本好转,必须从每个人做起、必须从基层干起、必须从基础抓起。社区是整个社会的“细胞”,是居民的居住、生活、生产、工作和从事其他活动的地方,是各类事故、事件的易发区。所以,我们要抓好安全生产,就要着眼基层、抓好社区。因为安全社区建设不仅关注企业生产安全,更关注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居家安全、校园安全等,是构筑公共安全网,减少各类事故()伤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健康的重要载体。如果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所有社区都建成了安全社区,这个地区、这个城市就成了安全保障型地区(城市)了,如果全国绝大多数社区都能建成了安全社区,我们的安全生产状况就一定能有大的改观,全国安全生产形势就能有更大的好转。因此,要实现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直至根本好转,就必须从安全社区抓起。

()开展安全社区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中央早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明确了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无论是和谐社会还是小康社会,首先都应该是安全的社会、安顺的社会、安定的社会、安详的社会。通过安全社区建设,安全生产工作由生产安全为主向包括居家安全、防灾减灾和社会治安等公共安全的“大安全”拓展,与中央提出的加强社会建设尤其是平安建设完全契合。安全社区建设把城市公共安全治理、防灾减灾等工作有效结合起来统筹推进,是完善城市管理、推进社会治理、健全公共安全服务体系的民生工程,是促进地区综合实力增强和发展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是深化社会建设、保证社会平安、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举措。如果我们的所有社区都建成了安全社区,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安定有序、社会就会更加和谐祥顺、人民就会更加幸福安康。因此,在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推进安全社区建设。

()开展安全社区建设是强化安全生产“三基”建设的需要。安全生产工作重在基层、基础和基本功,而安全社区建设把乡镇、街道甚至居委会推向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前沿阵地”和“第一线”,这如同抓企业车间、班组安全建设一样,从微观区域和块块上抓安全建设,为推进各级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级五覆盖”,进而带动各类生产经营单位“五到位五落实”,把安全防范体系延伸到基层、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到现场、把有效的事故防治措施落实到社区提供了有效方式和重要抓手。所以,我们要推进安全生产“三基”工作,就必须充分运用这个重要抓手,充分利用这个有效方式,以安全社区建设为契机,秉承理念、创新思维、丰富内涵,统筹规划、扎实推进、持之以恒,固本强基、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不断强化、深化、细化、实化、优化,探索一条抓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促安全生产状况不断改善提升的新途径、新手段、新方法。

()开展安全社区建设是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需要。安全社区建设的跨界合作机制,将建设理念和工作方法与乡镇、街道各条块工作有效融合,夯实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基础,真正体现了“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和全员参与机制,也有利于调动生产经营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及各界群众参与社区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逐步实现安全生产的政府治理、企业自控、社会助动、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同时,安全社区建设强调建立持续改进工作机制,要求社区根据自身情况、辖区安全工作重点的变化,动态管理、不断调整、适时优化安全工作计划,不断强化依法治安、科技兴安、管理强安,有利于构建安全生产工作长效机制。

()开展安全社区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中央反复强调,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这“两个现代化”的基础在基层、在社区。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而言,她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提高现代化水平、提高监管执法能力,关键取决于基层监管体系、能力的完善与提升。而抓安全社区建设正是抓乡镇、街道的综合安全建设,从根本上提升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和自控能力、社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安全监管和治理能力、社区居民的安全自觉和参与能力、社区其他方面的安全互助和协同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基层社区的安全工作水平,这是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地基工程”。我们要在大格局中去推进安全监管体系和安全监管能力的现代化尤其是基层安全监管体系、安全监管能力的现代化,就必须牢牢抓住、时时抓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

三、下大气力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开展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国务院安委办,以下简称为总局)的总体部署,力争到“十二五”末期,我国80%的省级区域开展了安全社区建设,50%以上的省级区域有被命名的安全社区,建成全国安全社区600家。同时初步考虑,“十三五”期间要把安全社区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予以推进,力争到“十三五”末完成安全社区建设启动单位达到1万家、覆盖5亿人口,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上下一心、加大力度、统筹推进。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建设责任。一要完善领导体制,加强领导指导。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把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做为抓基层安全工作的总抓手、总平台、总载体,牵住“牛鼻子”,用抓安全社区建设统揽基层安全生产工作全局,明确建设目标、明确工作任务、明确领导分工、明确主管部门,真正把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做为硬任务,纳入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和指导。一把手要亲力亲为、亲自上手、站在一线、直接推动。各级干部都要把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看在眼里、放在心里、抓在手里,切实做到强化组织、实谋实干、扎实推进。要促进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地()区加快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安办牵头、各方参与、联合共建”的体制机制和格局,加强具体领导。二要按照统一部署,迅速行动起来。要认真贯彻落实总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没有启动的地区要尽快启动,力争今年底实现省级行政区域全覆盖。启动建设的地区要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对安全社区建设工作进行再谋划、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加大推进力度。钢铁、电力、铁路等重点行业领域企业所在地符合开展建设要求的社区也应抓紧启动。三要落实建设责任,推进工作深化。省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做好宣传发动和推进工作,为地区开展安全社区建设提供政策支持,指导各市(地、州)做好本地区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市(地、州)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抓好各区(县、市)的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明确工作重点和任务分工,为安全社区建设提供指导和支持。各区(县、市)要建立并依托安全社区促进委员会,把建设工作做为地()区和职能部门工作的重要任务,认真加以落实。要坚持管社区必须管安全、管居民必须管安全、管社区建设必须管安全社区建设,切实落实街道、乡镇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主体责任,协调社会单位和公会广泛参与。

()强化统筹推动,加快建设步伐。一要突出建设重点。各地区要结合本区域的实际,在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的基础上,明确建设重点,完善保障措施,花大气力推进建设。要围绕安全生产“三基”建设工作实际,以工业开发区、城乡结合部()、矿()区、旅游风景区、企业和其他人员密集区以及“农转非”社区等为重点,有序加以推进,不断扩大覆盖面。二要搞好有机结合。要把安全社区建设与“四化”(城镇化、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选择一批有条件、积极性高的社区和安全促进项目,有计划地分步实施,做到安全社区建设与“四化”建设同步,促进实现以安全为前提的“四化”,实现安全发展。三要编好建设规划。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在编制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中要针对本地区安全社区建设状况开展一次调查摸底,全面了解辖区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状况,在此基础上编制好“十三五”期间安全社区建设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总体规划之中。总局有关单位要就安全社区建设情况组织专项调研并对全国“十二五”期间的安全社区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评估,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为编制好“十三五”安全社区建设规划奠定基础。四要注重工作实效。各地区要针对社区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指导基层建设单位策划实施紧贴民生的安全促进项目,层层落实责任、任务、措施和资金,下决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促进基层社区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各建设单位要把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作为提升城乡功能、改善生活环境、保障群众安全的民生工程抓紧抓好,认真策划实施安全促进项目,务求取得实效、不断向前迈进。

()加大支持力度,严格评定评估。一要严格评定标准。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对申报的社区加强指导,严格组织现场评定、严格进行预审、严格工作标准,做到不符合标准的不推荐,不符合要求的不通过,现场评定发现的问题未整改完成的不批准,确保建设质量。二要加大支持力度。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协调、积极争取,加大对申报和建设安全社区单位的资金投入,把安全社区建设费用列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做好安全社区建设财政资金配套工作,加大对社区公共安全设施、事故隐患治理、安全促进项目、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等方面的投入。各地各有关单位要坚持与时俱进,在总结安全社区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认真整合充实建


扫码关注我们

服务热线

0531-88958163

地址:菏泽市开发区丹阳办事处黄河东路2999号大成地产5楼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山大南路15号融和大厦四楼